政务动态 > | 县市动态 > |
数字赋能筑牢“三个高地”,打造基层应急消防治理体系建设桐乡乌镇样板 | |||
| |||
桐乡市乌镇镇是首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世界互联网大会永久举办地,辖区面积110平方公里,下辖30个行政村(社区)。今年以来,按照省、市基层应急消防治理体系建设相关文件精神,依托独特优势,以数字化改革引领应急消防治理体系建设,创新构建数字化监管平台,为奋力推进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标杆小镇提供坚实的应急保障。 一、“数字化+体制建设”,构建高标准应急消防治理体系 一是重塑组织架构,实现全域统筹。进一步明确由党政主要领导担任委员会主任,副书记具体分管的领导架构,设立应急消防管理工作站,由中层正职任应急消防管理站站长,下设3个副站长,明确村(社区)书记任应急管理服务站站长,组建30个应急消防突击队900余人,配强应急消防管理员,深化“1+3+X”责任体系,具体抓好安全生产、消防安全、防灾减灾救灾、应急救援等各项工作。 二是完善制度体系,做实条抓块统。优化镇应急消防委员会实体化运作,完善风险识别、会商研判、隐患整改、社会联动等10项工作制度,修编出台事故灾难、自然灾害等10大类应急预案,全面推进应急消防行政执法工作,不断深化“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依托镇“综合治理中心”城市大脑统筹相关部门解决安全生产、消防安全、防灾减灾救灾等重大问题。 三是构建自治体系,全面提质增效。压实主体责任,突出“以防为主”,形成群防群治合力。安全生产监管实现“三个全部”,即645家合用场所全部实现住人区域防火硬隔离,494家企业全部实现“一企一档”数字管理,所有企业全部生产区域实现无违规使用明火和违规住人;防灾减灾做到“两个全面”,即全面完成31个避灾安置场所规范化建设和可视化;全面实现重要应急救灾物资配备100%到位。 二、“数字化+智能建设”,创新高效率应急消防智慧平台 一是智能监管,建立数字平台。建立“部门多跨联动”、“特种作业审批”、“监测预警”、“安全教育”等模块,重塑应急消防工作跨部门联动综合数字体系,融入“综合治理中心”城市大脑,做到与上级条线纵向贯通、与其他条线横向融通,实现“一网智治、一图智防、一键智达”的目标。 二是物联感知,实现智慧预警。对全镇有限空间、易燃仓储、危化品仓库等重点监管部位,全面布设AI摄像头、智能感知终端等装备,形成24小时全覆盖安全生产物联监管网络,通过物联感知网络,有效减少人力投入70%以上,风险排查、分析研判、预警发布等工作效率提升90%以上,实现了科学预警,确保安全隐患早发现、早预警、早处置。 三是数据分析,提前风险研判。清单化建立企业概况、风险排查、隐患整改、危化品使用等企业监管信息数据,借力大数据分析,为评估安全现状、预测风险隐患奠定基础,实现应对突发事件决策科学。 三、“数字化+基础建设”,打造高定位应急消防工作环境 一是固本强基,夯实基础建设。每年安排10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应急消防治理体系建设,高标准配备物资装备,累计配置应急消防车辆18辆,建成镇级物资仓库4个、微型消防站100个,全面实现“135快速反应机制”。同时乌镇镇展轶通航起降点列入全省首批航空应急救援备用备勤点,助力航空应急救援体系建设。 二是合理布局,规范办公秩序。规范设置办公室、询问室、档案室、会议室、值班室、会商室、指挥中心等功能分区,建立综合指挥中心,与市级部门和村(社区)视频互联互通,通过无人机、5G传输等设备实现第一时间视频对接灾害事故现场,为科学决策、快速处置提供保障。加强企业安全生产数字化管理,应用“乌镇安全综合监管”平台进行企业云上监管,通过构建“企业清单化风险管控”应用场景和“安全码”指标赋分体系,督促企业严格落实主体责任。 三是配强队伍,强化工作合力。目前,乌镇镇应急消防管理站工作人员23名,镇级消防救援大队49名,统筹调配镇持证执法人员24名,聘请应急管理专家、高级工程师3名,已整合乌镇管家应急分队、雄鹰救援等13支社会救援力量和志愿服务组织,制定出台《乌镇镇应急消防管理站考核考评办法》,量化巡查检查任务清单,每周检查企业、场所240家,指标任务及完成情况全部纳入数学化平台管理,实施赋分考核排名。 | |||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