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征求《嘉兴市化工产业项目准入禁止、限制和控制目录(2024年版)(征求意见稿)》
意见建议的公告
为完善和推动落实化工产业转型升级,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加强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工作的意见》等文件要求,我局结合嘉兴实际,牵头组织起草了《嘉兴市化工产业项目准入禁止、限制和控制目录(2024年版)》,现公开征求意见。如有意见建议,请于2024年5月17日前通过电话或信函反馈,并请注明单位名称、联系人和联系方式。
联系电话:0573-82130920;联系人:顾俊;联系地址:嘉兴市中南大厦618室。
嘉兴市应急管理局
2024年4月18日
嘉兴市化工产业项目准入禁止、限制和控制目录
(2024年版)
(征求意见稿)
1.总则
1.1《嘉兴市化工产业项目准入禁止、限制和控制目录》(以下简称《目录》)所称危险化学品是指列入原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等十部门公布的《危险化学品目录(2015版)》的化学品。《危险化学品目录(2015版)》中除列明的条目外,符合相应条件的,属于危险化学品。
1.2符合国家标准《化学试剂 包装及标志》(GB15346-2012)的试剂类产品和国防科研单位生产的危险化学品不适用本《目录》。
1.3各单位应当结合实际及《目录》要求,建立健全“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的安全生产责任体系,按照“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经营必须管安全”的要求,切实履行属地政府安全监管责任、部门行业监管职责。
1.4生产经营单位是安全生产的责任主体,对本单位的安全生产承担主体责任,应加大对安全生产资金、物资、技术、人员、信息化的投入保障力度,改善安全生产条件,构建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健全风险防范化解机制,提高安全生产水平,确保安全生产。
2.禁止部分
2.1禁止涉及斯德哥尔摩公约和其他国家法律法规明令禁止危险化学品目录(附件1)所列危险化学品的产业项目。危险化学品试剂产业项目不受《目录》禁止,但其使用、储存条件应当符合有关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的规定。国家在特定行业有豁免规定的,从其规定。
2.2禁止涉及《危险化学品目录(2015版)》中爆炸物第1.1项危险化学品(附件2)的产业项目。
2.3禁止列入《淘汰落后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工艺技术设备目录(第一批)》《淘汰落后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工艺技术设备目录(第二批)》工艺设备(附件6、7)的产业项目。
2.4禁止列入《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24年本)》的石化化工产业淘汰类生产规模(附件8)的产业项目。
2.5涉及加油站、加气站、加氢站及其合建站,港口(铁路、航空)危险化学品建设项目以及油气长输管道的等国计民生项目,按有关产业、布点规划执行。
2.6禁止涉及国家明令禁止或淘汰的其它工艺、设备和危险化学品的产业项目。
3.限制部分
3.1限制园区内无上下游产业关联度、两头(原料、产品销售)在外的基础化工原料建设项目。
3.2限制主要通过公路运输且运输量大的以爆炸性化学品、剧(高)毒化学品或液化烃类易燃爆化学品为主要原料的化工建设项目。
3.3限制涉及国家明令限制的危险化学品(附件3)的产业项目。
3.4限制涉及《危险化学品目录(2015版)》剧毒化学品(附件4)的产业项目。
3.5限制列入《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24年本)》的石化化工产业限制类生产规模(附件9)的产业项目。
3.6原则上禁止新建、扩建涉及光气、氯气、氟气等有毒气体的危险化学品建设项目;原则上禁止新建、扩建硝化、氯化、氟化、过氧化、重氮化等危险化工工艺的危险化学品建设项目。使用微通道反应、管式反应、非氯气“氯化”反应的不受建设禁止,但工艺装置必须实现全流程自动化控制。单位现有涉及的,原则上不能增加,鼓励通过技术革新,减少储存和使用量,或通过延长产业链等方式,减少充装、销售,降低区域安全风险。
3.7限制涉及国家明令限制的其它工艺、设备和危险化学品的产业项目。
3.8企业项目确需涉及限制部分危险化学品或危险化工工艺的,应由县级人民政府(部门)出具必要性和安全性的情况说明,并符合下列条件:
3.8.1项目属于国家、省、市规定的鼓励类产业,或项目涉及国计民生。
3.8.2项目应位于D级的化工园区(集聚区)内,涉及硝化、氯化、氟化、过氧化、重氮化等危险化工工艺的,必须实现全流程自动化控制。
3.8.3项目应开展危险化学品安全条件评估,其中使用危险化学品从事生产的,要委托具备资质条件的机构对安全生产条件进行安全评价,明确项目安全风险处于可控状态。
3.9允许涉及民生的汽油、液化石油气、液化天然气、压缩天然气等危险化学品,以及医院、学校、科研机构等危险化学品的使用,但要严格落实储存、使用等安全管理规定。
3.10限制其他与属地园区产业链不符,且风险高、临避效应和多米诺效应突出的产业项目。
4.控制部分
4.1控制涉及国家明确控制危险化学品(附件5)的产业项目。单位现有涉及的,原则上不能增加,鼓励企业通过技术革新,减少储存和使用量。危险化学品试剂不受《目录》限制,但其使用、储存条件应当符合有关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的规定。
4.2控制涉及《危险化学品目录(2015版)》易燃气体类别1、液化烃、有机硅、自反应物质、遇水易燃类危险化学品的产业项目。
4.3企业项目确需增加控制的危险化学品,应当向主管部门或属地政府报送信息,该项目应符合不属于国家、省、市规定的限制类、淘汰类产业,或项目涉及国计民生;同时应开展危险化学品安全条件评估,其中使用危险化学品从事生产的,要委托具备资质条件的机构对安全生产条件进行安全评价,明确项目安全风险处于可控状态,并严格控制使用量。
5.附则
5.1适用范围。《目录》适用嘉兴市整个行政区域,不适用属于交通部门主管的港口码头区域。各地应根据属地产业规划,在本《目录》基础上制定本区域的化工产业禁限控目录与细则,特别是对自反应物质、毒性危险化学品、遇水易燃类危险化学品等危险化学品实施禁止、限制或控制。
5.2适用环节。《目录》适用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带储存),以及使用危险化学品从事生产的医药化工企业的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经营、使用等环节所涉及的危险化学品建设项目,不适用于危险化学品的运输、废弃危险化学品处置等环节。
5.3其他事项。单位现有涉及限制、控制部分的,原则上不能增加,鼓励通过技术革新,减少储存和使用量,或通过延长产业等方式,降低区域安全风险。危险化学品试剂不受《目录》限制,但其使用、储存条件应当符合有关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的规定。
5.4有效期。本《目录》自2024年10月1日起施行,有效期5年。
附件:1.禁止危险化学品目录1
2.禁止危险化学品目录2
3.限制危险化学品目录1
4.限制危险化学品目录2
5.控制危险化学品目录1
6.淘汰落后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工艺技术设备目录(第一批)(应急厅〔2020〕38号)
7.淘汰落后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工艺技术设备目录(第二批)(应急厅〔2024〕86号)
8.石化化工生产装置(规模)禁止(淘汰)类目录
9.石化化工生产装置(规模)限制类目录
附件1
禁止危险化学品目录1
(国家明令禁止危险化学品)
序号 | 危险化学品目录序号 | 品 名 | 别 名 | CAS号 | 备注 |
1 | 43 | 1,2,4,5,6,7,8,8-八氯-2,3,3a,4,7,7a-六氢-4,7-亚甲基茚 | 氯丹 | 57-74-9 | 4 |
2 | 44 | 八氯莰烯 | 毒杀芬 | 8001-35-2 | 2 |
3 | 45 | 八溴联苯 | 27858-07-7 | 4 | |
4 | 258 | 1-(对氯苯基)-2,8,9-三氧-5-氮-1-硅双环(3,3,3)十二烷 | 毒鼠硅;氯硅宁;硅灭鼠 | 29025-67-0 | 2 |
5 | 272 | 多氯二苯并对二噁英 | PCDDs | 4 | |
6 | 273 | 多氯二苯并呋喃 | PCDFs | 4 | |
7 | 274 | 多氯联苯 | PCBs | 4,5 | |
8 | 275 | 多氯三联苯 | 61788-33-8 | 4,6 | |
9 | 276 | 多溴二苯醚混合物 | 4 | ||
10 | 339 | 1,3-二氟丙-2-醇(Ⅰ)与1-氯-3-氟丙-2-醇(Ⅱ)的混合物 | 鼠甘伏;甘氟 | 8065-71-2 | 2 |
11 | 391 | O,O-二甲基-O-(4-硝基苯基)硫代磷酸酯 | 甲基对硫磷 | 298-00-0 | 3 |
12 | 394 | O,O-二甲基-O-[1-甲基-2-(甲基氨基甲酰)乙烯基]磷酸酯[含量>0.5%] | 久效磷 | 6923-22-4 | 3 |
13 | 395 | O,O-二甲基-O-[1-甲基-2氯-2-(二乙基氨基甲酰)乙烯基]磷酸酯 | 2-氯-3-(二乙氨基)-1-甲基-3-氧代-1-丙烯二甲基磷酸酯;磷胺 | 13171-21-6 | 3 |
14 | 528 | 二氯二氟甲烷 | R12 | 75-71-8 | 1 |
15 | 545 | 二氯四氟乙烷 | R114 | 76-14-2 | 1 |
16 | 572 | 2,6-二噻-1,3,5,7-四氮三环-[3,3,1,1,3,7]癸烷-2,2,6,6-四氧化物 | 毒鼠强 | 80-12-6 | 2 |
17 | 630 | 1,2-二溴乙烷 | 乙撑二溴、二溴化乙烯 | 106-93-4 | 2 |
18 | 654 | O,O-二乙基-N-(1,3-二硫戊环-2-亚基)磷酰胺[含量>15%] | 2-(二乙氧基磷酰亚氨基)-1,3-二硫戊环;硫环磷 | 947-02-4 | 2,5 |
19 | 659 | O,O-二乙基-O-(3-氯-4-甲基香豆素-7-基)硫代磷酸酯 | 蝇毒磷 | 56-72-4 | 2,5 |
20 | 662 | O,O-二乙基-O-(4-硝基苯基)硫代磷酸酯[含量>4%] | 对硫磷 | 56-38-2 | 3 |
21 | 680 | O,O-二乙基-S-叔丁基硫甲基二硫代磷酸酯 | 特丁硫磷 | 13071-79-9 | 2,5 |
22 | 784 | 氟乙酸钠 | 氟醋酸钠 | 62-74-8 | 2 |
23 | 788 | 氟乙酰胺 | 640-19-7 | 2 | |
24 | 1079 | O-甲基-S-甲基-硫代磷酰胺 | 甲胺磷 | 10265-92-6 | 3 |
25 | 1260 | 磷化钙 | 二磷化三钙 | 1305-99-3 | 5 |
26 | 1264 | 磷化镁 | 二磷化三镁 | 12057-74-8 | 5 |
27 | 1269 | 磷化锌 | 1314-84-7 | 5 | |
28 | 1351 | (1R,4S,4aS,5R,6R,7S,8S,8aR)-1,2,3,4,10,10-六氯-1,4,4a,5,6,7,8,8a-八氢-6,7-环氧-1,4,5,8-二亚甲基萘[含量2%~90%] | 狄氏剂 | 60-57-1 | 2 |
29 | 1352 | (1R,4S,5R,8S)-1,2,3,4,10,10-六氯-1,4,4a,5,6,7,8,8a-八氢-6,7-环氧-1,4;5,8-二亚甲基萘[含量>5%] | 异狄氏剂 | 72-20-8 | 5 |
30 | 1353 | 1,2,3,4,10,10-六氯-1,4,4a,5,8,8a-六氢-1,4-挂-5,8-挂二亚甲基萘[含量>10%] | 异艾氏剂 | 465-73-6 | 3 |
31 | 1354 | 1,2,3,4,10,10-六氯-1,4,4a,5,8,8a-六氢-1,4:5,8-桥,挂-二甲撑萘[含量>75%] | 六氯-六氢-二甲撑萘;艾氏剂 | 309-00-2 | 2 |
32 | 1355 | (1,4,5,6,7,7-六氯-8,9,10-三降冰片-5-烯-2,3-亚基双亚甲基)亚硫酸酯 | 1,2,3,4,7,7-六氯双环[2,2,1]庚烯-(2)-双羟甲基-5,6-亚硫酸酯;硫丹 | 115-29-7 | 4 |
33 | 1356 | 六氯苯 | 六氯代苯;过氯苯;全氯代苯 | 118-74-1 | 4 |
34 | 1357 | 六氯丙酮 | 116-16-5 | 4 | |
35 | 1359 | α-六氯环己烷 | 4 | ||
36 | 1360 | β-六氯环己烷 | 4 | ||
37 | 1361 | γ-(1,2,4,5/3,6)-六氯环己烷 | 林丹 | 58-89-9 | 5 |
38 | 1362 | 1,2,3,4,5,6-六氯环己烷 | 六氯化苯;六六六 | 608-73-1 | 2 |
39 | 1368 | 六溴二苯醚 | 36483-60-0 | 4 | |
40 | 1369 | 2,2’,4,4’,5,5’-六溴二苯醚 | 68631-49-2 | 4 | |
41 | 1370 | 2,2’,4,4’,5,6’-六溴二苯醚 | 207122-15-4 | 4 | |
42 | 1371 | 六溴环十二烷 | 4 | ||
43 | 1372 | 六溴联苯 | 36355-01-8 | 4 | |
44 | 1397 | N-(4-氯-2-甲基苯基)-N´,N´-二甲基甲脒 | 杀虫脒 | 6164-98-3 | 2 |
45 | 1626 | 七溴二苯醚 | 68928-80-3 | 4 | |
46 | 1629 | 1,4,5,6,7,8,8-七氯-3a,4,7,7a-四氢-4,7-亚甲基茚 | 七氯 | 76-44-8 | 5 |
47 | 1724 | 全氯五环癸烷 | 灭蚁灵 | 2385-85-5 | 4 |
48 | 1825 | 三氯三氟乙烷 | R113 | 76-13-1 | 1 |
49 | 1827 | 1,1,1-三氯-2,2-双(4-氯苯基)乙烷 | 滴滴涕 | 50-29-3 | 2,4 |
50 | 1859 | 三氯一氟甲烷 | R11 | 75-69-4 | 1 |
53 | 1958 | 十氯酮 | 十氯代八氢-亚甲基-环丁异[CD]戊搭烯-2-酮;开蓬 | 143-50-0 | 4 |
55 | 2046 | 1,2,4,5-四氯代苯 | 95-94-3 | 4 | |
56 | 2081 | 四溴二苯醚 | 40088-47-9 | 4 | |
57 | 2091 | O,O,O',O'-四乙基二硫代焦磷酸酯 | 治螟磷 | 3689-24-5 | 2,5 |
58 | 2143 | 五氯苯 | 608-93-5 | 4 | |
59 | 2154 | 五氯硝基苯 | 硝基五氯苯 | 82-68-8 | 4 |
60 | 2158 | 五溴二苯醚 | 32534-81-9 | 4 | |
61 | 2555 | 一氯三氟甲烷 | 75-72-9 | 1 | |
62 | 2556 | 一氯五氟乙烷 | R115 | 76-15-3 | 1 |
63 | 2587 | O-乙基-O-(3-甲基-4-甲硫基)苯基-N-异丙氨基磷酸酯 | 苯线磷 | 22224-92-6 | 2,5 |
64 | 2593 | O-乙基-S-苯基乙基二硫代膦酸酯[含量>6%] | 地虫硫膦 | 944-22-9 | 2,5 |
备注:
1.列入《关于禁止全氯氟烃(CFCs)物质生产的公告》(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公告2007年第43号)。
2.列入《国家明令禁止使用的农药》(农业部公告2002年第199号)。
3.列入《关于停止甲胺磷等五种高毒农药的生产、流通、使用的公告》(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公告2008年第1号)。
4.列入斯德哥尔摩公约,包括《关于禁止生产、流通、使用和进出口滴滴涕、氯丹、灭蚁灵及六氯苯的公告》(环境保护部等公告2009年第23号)《关于〈关于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斯德哥尔摩公约〉新增列九种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关于附件A、附件B和附件C修正案〉和新增列硫丹的〈关于附件A修正案〉生效的公告》(环境保护部等公告2014年第21号)《关于〈《关于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斯德哥尔摩公约》新增列六溴环十二烷修正案〉生效的公告》(环境保护部等公告2016年第84号)。
5.列入《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24年本)》(2023年12月27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第7号令公布,2024年2月1日施行)中需立即淘汰的产品。
6.表示《中国严格限制的有毒化学品名录》(生态环境部公告 2023年第32号),允许名录中化合物以文件允许的用途进行使用。
附件2
禁止危险化学品目录2
《危险化学品目录(2015版)》所列的1.1项爆炸品
序号 | 品名 | 别名 | CAS号 |
1 | 叠氮化钡 | 叠氮钡 | 18810-58-7 |
2 | 叠氮化铅[含水或水加乙醇≥20%] | 13424-46-9 | |
3 | 4,6-二硝基-2-氨基苯酚 | 苦氨酸;二硝基氨基苯酚 | 96-91-3 |
4 | 二硝基苯酚[干的或含水<15%] | 25550-58-7 | |
5 | 二硝基甘脲 | 55510-04-8 | |
6 | 二硝基间苯二酚 | 519-44-8 | |
7 | 二硝基重氮苯酚[按质量含水或乙醇和水的混合物不低于40%] | 重氮二硝基苯酚 | 4682/3/5 |
8 | 二乙二醇二硝酸酯[含不挥发、不溶于水的减敏剂≥25%] | 二甘醇二硝酸酯 | 693-21-0 |
9 | 甘露糖醇六硝酸酯[湿的,按质量含水或乙醇和水的混合物不低于40%] | 六硝基甘露醇 | 15825-70-4 |
10 | 高氯酸铵 | 过氯酸铵 | 7790-98-9 |
11
| 环三亚甲基三硝胺[含水≥15%] | 黑索金;旋风炸药 | 121-82-4 |
环三亚甲基三硝胺[减敏的] | 121-82-4 | ||
12 | 环三亚甲基三硝胺与环四亚甲基四硝胺混合物[含水≥15%或含减敏剂≥10%] | 黑索金与奥克托金混合物 | |
13 | 环三亚甲基三硝胺与三硝基甲苯和铝粉混合物 | 黑索金与梯恩梯和铝粉混合炸药;黑索托纳尔 | |
14 | 环三亚甲基三硝胺与三硝基甲苯混合物[干的或含水<15%] | 黑索雷特 | |
15
| 环四亚甲基四硝胺[含水≥15%] | 奥克托今(HMX) | 2691-41-0 |
环四亚甲基四硝胺[减敏的] | |||
16 | 环四亚甲基四硝胺与三硝基甲苯混合物[干的或含水<15%] | 奥克托金与梯恩梯混合炸药;奥克雷特 | |
17 | 季戊四醇四硝酸酯[含蜡≥7%] | 泰安;喷梯尔;P.E.T.N. | 1978/11/5 |
季戊四醇四硝酸酯[含水≥25%或含减敏剂≥15%] | 泰安;喷梯尔;P.E.T.N. | ||
18 | 季戊四醇四硝酸酯与三硝基甲苯混合物[干的或含水<15%] | 泰安与梯恩梯混合炸药;彭托雷特 | |
19 | 甲基丙烯酸三硝基乙酯 | ||
20 | 雷汞[湿的,按质量含水或乙醇和水的混合物不低于20%] | 二雷酸汞;雷酸汞 | 628-86-4 |
21 | 六硝基-1,2-二苯乙烯 | 六硝基芪 | 20062-22-0 |
22 | 六硝基二苯胺 | 六硝炸药;二苦基胺 | 131-73-7 |
23 | 六硝基二苯胺铵盐 | 曙黄 | 2844-92-0 |
24 | 六硝基二苯硫 | 二苦基硫 | 28930-30-5 |
25 | 氯酸铵 | 10192-29-7 | |
26 | 脒基亚硝氨基脒基叉肼[含水≥30%] | ||
27 | 脒基亚硝氨基脒基四氮烯[湿的,按质量含水或乙醇和水的混合物不低于30%] | 四氮烯;特屈拉辛 | 109-27-3 |
28 | 5-巯基四唑并-1-乙酸 | ||
29 | 1,3,5-三硝基苯 | 均三硝基苯 | 99-35-4 |
30 | 2,4,6-三硝基苯胺 | 苦基胺 | 489-98-5 |
31 | 2,4,6-三硝基苯酚 | 苦味酸 | 88-89-1 |
32 | 2,4,6-三硝基苯酚铵[干的或含水<10%] | 苦味酸铵 | 131-74-8 |
33 | 2,4,6-三硝基苯酚钠 | 苦味酸钠 | 3324-58-1 |
34 | 三硝基苯磺酸 | 2508-19-2 | |
35 | 2,4,6-三硝基苯磺酸钠 | 5400-70-4 | |
36 | 三硝基苯甲醚 | 三硝基茴香醚 | 28653-16-9 |
37 | 2,4,6-三硝基苯甲酸 | 三硝基安息香酸 | 129-66-8 |
38 | 2,4,6-三硝基苯甲硝胺 | 特屈儿 | 479-45-8 |
39 | 三硝基苯乙醚 | 4732-14-3 | |
40 | 2,4,6-三硝基二甲苯 | 2,4,6-三硝基间二甲苯 | 632-92-8 |
41 | 2,4,6-三硝基甲苯 | 梯恩梯;TNT | 118-96-7 |
42 | 三硝基甲苯与六硝基-1,2-二苯乙烯混合物 | 三硝基甲苯与六硝基芪混合物 | |
43 | 2,4,6-三硝基甲苯与铝混合物 | 特里托纳尔 | |
44 | 三硝基甲苯与三硝基苯和六硝基-1,2-二苯乙烯混合物 | 三硝基甲苯与三硝基苯和六硝基芪混合物 | |
45 | 三硝基甲苯与三硝基苯混合物 | ||
46 | 三硝基甲苯与硝基萘混合物 | 梯萘炸药 | |
47 | 2,4,6-三硝基间苯二酚 | 收敛酸 | 82-71-3 |
48 | 2,4,6-三硝基间苯二酚铅[湿的,按质量含水或乙醇和水的混合物不低于20%] | 收敛酸铅 | 15245-44-0 |
49 | 三硝基间甲酚 | 602-99-3 | |
50 | 2,4,6-三硝基氯苯 | 苦基氯 | 88-88-0 |
51 | 三硝基萘 | 55810-17-8 | |
52 | 三硝基芴酮 | 129-79-3 | |
53 | 2,3,4,6-四硝基苯胺 | 3698-54-2 | |
54 | 四硝基萘 | 28995-89-3 | |
55 | 四硝基萘胺 | ||
56 | 四唑并-1-乙酸 | 四唑乙酸;四氮杂茂-1-乙酸 | 21732-17-2 |
57 | 硝铵炸药 | 铵梯炸药 | |
58 | 硝化甘油[按质量含有不低于40%不挥发、不溶于水的减敏剂] | 硝化丙三醇;甘油三硝酸酯 | 55-63-0 |
59 | 硝化淀粉 | 9056-38-6 | |
60 | 硝化纤维素[干的或含水(或乙醇)<25%] | 硝化棉 | 9004-70-0 |
硝化纤维素[未改型的或增塑的含增塑剂<18%] | |||
61 | 5-硝基苯并三唑 | 硝基连三氮杂茚 | 2338/12/7 |
62 | 硝基胍 | 橄苦岩 | 556-88-7 |
63 | 硝基脲 | 556-89-8 | |
64 | 硝基三唑酮 | NTO | 932-64-9 |
65 | 硝酸铵[含可燃物>0.2%,包括以碳计算的任何有机物,但不包括任何其它添加剂] | 6484-52-2 | |
66 | 硝酸铵肥料[比硝酸铵(含可燃物>0.2%,包括以碳计算的任何有机物,但不包括任何其它添加剂)更易爆炸] | ||
67 | 硝酸脲 | 124-47-0 | |
68 | 硝酸羟胺 | 13465-08-2 | |
69 | 硝酸重氮苯 | 619-97-6 |
附件3
限制危险化学品目录1
(国家明令限制危险化学品)
序号 | 品 名 | 别 名 | CAS号 | 备注 |
5 | 短链氯化石蜡 | 85535-84-8 | 2 | |
8 | 7439-97-6(汞) | 2 | ||
15 | 1763-23-1 | 1,2 | ||
38 | 五氯苯酚及其盐类和酯类 | 87-86-5 131-52-2 27735-64-4 3772-94-9 1825-21-4 | 3 | |
41 | N-甲基全氟辛基磺酰胺 | 31506-32-8 | 2 | |
42 | 钾汞齐 | 37340-23-1 | 2 | |
43 | 碱土金属汞齐 | 2 | ||
44 | 铅汞齐 | 2 | ||
45 | N-(2-羟乙基)-N-甲基全氟辛基磺酰胺 | 24448-09-7 | 2 | |
46 | 三丁基氟化锡 | 1983-10-4 | 2 | |
47 | 三丁基氯化锡 | 1461-22-9 | 2 | |
48 | 三丁基锡苯甲酸 | 4342-36-3 | 2 | |
49 | 三丁基锡环烷酸 | 85409-17-2 | 2 | |
50 | 三丁基锡亚油酸 | 24124-25-2 | 2 | |
51 | 三丁基氧化锡 | 56-35-9 | 2 | |
52 | 三丁锡甲基丙烯酸 | 2155-70-6 | 2 | |
53 | 四甲基铅 | 75-74-1 | 2 | |
54 | 四乙基铅 | 发动机燃料抗爆混合物 | 78-00-2 | 2 |
55 | 锌汞齐 | 锌汞合金 | 2 | |
56 | N-乙基-N-(2-羟乙基)全氟辛基磺酰胺 | 1691-99-2 | 2 | |
57 | N-乙基全氟辛基磺酰胺 | 4151-50-2 | 2 | |
58 | 2-仲丁基-4,6-二硝基酚 | 地乐酚 | 88-85-7 | 3 |
59 | 全氟辛酸及其盐类和相关化合物 | 2 |
*注:指氢氰酸、全部简单氰化物(多为碱金属和碱土金属的氰化物)和锌氰络合物,不包括铁氰络合物、亚铁氰络合物、铜氰络合物、镍氰络合物、钴氰络合物
1.列入斯德哥尔摩公约,包括《关于禁止生产、流通、使用和进出口滴滴涕、氯丹、灭蚁灵及六氯苯的公告》(环境保护部等公告2009年第23号)《关于〈关于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斯德哥尔摩公约〉新增列九种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关于附件A、附件B和附件C修正案〉和新增列硫丹的〈关于附件A修正案〉生效的公告》(环境保护部等公告2014年第21号)《关于〈《关于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斯德哥尔摩公约》新增列六溴环十二烷修正案〉生效的公告》(环境保护部等公告2016年第84号)
2.表示《中国严格限制的有毒化学品名录》(生态环境部公告 2023年第32号),允许名录中化合物以文件允许的用途进行使用。
3.表示《关于修订〈中国禁止或严格限制的有毒化学品目录(第一批)〉的通知》(国家环保总局环发〔1999〕83号)与《关于增补发布〈中国禁止或严格限制的有毒化学品目录(第二批)〉》(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等公告2005年第29号)
附件4
限制危险化学品目录2
《危险化学品目录(2015版)》剧毒化学品
序号 | 品名 | 别名 | CAS号 |
1 | 5-氨基-3-苯基-1-〔双(N,N-二甲基氨基氧膦基)〕-1,2,4-三唑〔含量>20%〕 | 威菌磷 | 1031-47-6 |
2 | 3-氨基丙烯 | 烯丙胺 | 107-11-9 |
3 | 八氟异丁烯 | 全氟异丁烯;1,1,3,3,3-五氟-2-(三氟甲基)-1-丙烯 | 382-21-8 |
4 | 八甲基焦磷酰胺 | 八甲磷 | 152-16-9 |
5 | 1,3,4,5,6,7,8,8-八氯-1,3,3a,4,7,7a-六氢-4,7-甲撑异苯并呋喃〔含量>1%〕 | 八氯六氢亚甲基苯并呋喃;碳氯灵 | 297-78-9 |
6 | 苯基硫醇 | 苯硫酚;巯基苯;硫代苯酚 | 108-98-5 |
7 | 苯胂化二氯 | 二氯化苯胂;二氯苯胂 | 696-28-6 |
8 | 1-(3-吡啶甲基)-3-(4-硝基苯基)脲 | 1-(4-硝基苯基)-3-(3-吡啶基甲基)脲;灭鼠优 | 53558-25-1 |
9 | 丙腈 | 乙基氰 | 107-12-0 |
10 | 2-丙炔-1-醇 | 丙炔醇;炔丙醇 | 107-19-7 |
11 | 丙酮氰醇 | 丙酮合氰化氢;2-羟基异丁腈;氰丙醇 | 75-86-5 |
12 | 2-丙烯-1-醇 | 烯丙醇;蒜醇;乙烯甲醇 | 107-18-6 |
13 | 丙烯亚胺 | 2-甲基氮丙啶;2-甲基乙撑亚胺;丙撑亚胺 | 75-55-8 |
14 | 叠氮化钠 | 三氮化钠 | 26628-22-8 |
15 | 3-丁烯-2-酮 | 甲基乙烯基酮;丁烯酮 | 78-94-4 |
16 | 2-(二苯基乙酰基)-2,3-二氢-1,3-茚二酮 | 2-(2,2-二苯基乙酰基)-1,3-茚满二酮;敌鼠 | 82-66-6 |
17 | 二氟化氧 | 一氧化二氟 | 7783-41-7 |
18 | O-O-二甲基-O-(2-甲氧甲酰基-1-甲基)乙烯基磷酸酯〔含量>5%〕 | 甲基-3-〔(二甲氧基磷酰基)氧代〕-2-丁烯酸酯;速灭磷 | 7786-34-7 |
19 | 二甲基-4-(甲基硫代)苯基磷酸酯 | 甲硫磷 | 3254-63-5 |
20 | (E)-O,O-二甲基-O-〔1-甲基-2-(二甲基氨基甲酰)乙烯基〕磷酸酯〔含量>25%〕 | 3-二甲氧基磷氧基-N,N-二甲基异丁烯酰胺;百治磷 | 141-66-2 |
21 | N,N-二甲基氨基乙腈 | 2-(二甲氨基)乙腈 | 926-64-7 |
22 | O,O-二甲基-对硝基苯基磷酸酯 | 甲基对氧磷 | 950-35-6 |
23 | 1,1-二甲基肼 | 二甲基肼〔不对称〕;N,N-二甲基肼 | 57-14-7 |
24 | 1,2-二甲基肼 | 二甲基肼〔对称〕 | 540-73-8 |
25 | O,O'-二甲基硫代磷酰氯 | 二甲基硫代磷酰氯 | 2524-03-0 |
26 | 二甲双胍 | 双甲胍;马钱子碱 | 57-24-9 |
27 | 二甲氧基马钱子碱 | 番木鳖碱 | 357-57-3 |
28 | 2,3-二氢-2,2-二甲基苯并呋喃-7-基-N-甲基氨基甲酸酯 | 克百威 | 1563-66-2 |
29 | S-〔2-(二乙氨基)乙基〕-O,O-二乙基硫赶磷酸酯 | 胺吸磷 | 78-53-5 |
30 | N-二乙氨基乙基氯 | 2-氯乙基二乙胺 | 100-35-6 |
31 | O,O-二乙基-N-(4-甲基-1,3-二硫戊环-2-亚基)磷酰胺〔含量>5%〕 | 二乙基(4-甲基-1,3-二硫戊环-2-叉氨基)磷酸酯;地胺磷 | 950-10-7 |
32 | O,O-二乙基-N-1,3-二噻丁环-2-亚基磷酰胺 | 丁硫环磷 | 21548-32-3 |
33 | O,O-二乙基-O-(2-乙硫基乙基)硫代磷酸酯与O,O-二乙基-S-(2-乙硫基乙基)硫代磷酸酯的混合物〔含量>3%〕 | 内吸磷 | 8065-48-3 |
34 | O,O-二乙基-O-(4-甲基香豆素基-7)硫代磷酸酯 | 扑杀磷 | 299-45-6 |
35 | O,O-二乙基-O-(4-硝基苯基)磷酸酯 | 对氧磷 | 311-45-5 |
36 | O,O-二乙基-O-〔2-氯-1-(2,4-二氯苯基)乙烯基〕磷酸酯〔含量>20%〕 | 2-氯-1-(2,4-二氯苯基)乙烯基二乙基磷酸酯;毒虫畏 | 470-90-6 |
37 | O,O-二乙基-O-2-吡嗪基硫代磷酸酯〔含量>5%〕 | 虫线磷 | 297-97-2 |
38 | O,O-二乙基-S-(2-乙硫基乙基)二硫代磷酸酯〔含量>15%〕 | 乙拌磷 | 298-04-4 |
39 | O,O-二乙基-S-(4-甲基亚磺酰基苯基)硫代磷酸酯〔含量>4%〕 | 丰索磷 | 115-90-2 |
40 | O,O-二乙基-S-(对硝基苯基)硫代磷酸 | 硫代磷酸-O,O-二乙基-S-(4-硝基苯基)酯 | 3270-86-8 |
41 | O,O-二乙基-S-(乙硫基甲基)二硫代磷酸酯 | 甲拌磷 | 298-02-2 |
42 | O,O-二乙基-S-(异丙基氨基甲酰甲基)二硫代磷酸酯〔含量>15%〕 | 发硫磷 | 2275-18-5 |
43 | O,O-二乙基-S-氯甲基二硫代磷酸酯〔含量>15%〕 | 氯甲硫磷 | 24934-91-6 |
44 | 二乙基汞 | 二乙汞 | 627-44-1 |
45 | 氟 | 7782-41-4 | |
46 | 氟乙酸 | 氟醋酸 | 144-49-0 |
47 | 氟乙酸甲酯 | 453-18-9 | |
48 | 癸硼烷 | 十硼烷;十硼氢 | 17702-41-9 |
49 | 4-己烯-1-炔-3-醇 | 10138-60-0 | |
50 | 3-(1-甲基-2-四氢吡咯基)吡啶硫酸盐 | 硫酸化烟碱 | 65-30-5 |
51 | 2-甲基-4,6-二硝基酚 | 4,6-二硝基邻甲苯酚;二硝酚 | 534-52-1 |
52 | O-甲基氨基甲酰基-2-甲基-2-(甲硫基)丙醛肟 | 涕灭威 | 116-06-3 |
53 | O-甲基氨基甲酰基-3,3-二甲基-1-(甲硫基)丁醛肟 | O-甲基氨基甲酰基-3,3-二甲基-1-(甲硫基)丁醛肟;久效威 | 39196-18-4 |
54 | 甲基磺酰氯 | 氯化硫酰甲烷;甲烷磺酰氯 | 124-63-0 |
55 | 甲基肼 | 一甲肼;甲基联氨 | 60-34-4 |
56 | 甲烷磺酰氟 | 甲磺氟酰;甲基磺酰氟 | 558-25-8 |
57 | 甲藻毒素(二盐酸盐) | 石房蛤毒素(盐酸盐) | 35523-89-8 |
58 | 抗霉素A | 1397-94-0 | |
59 | 镰刀菌酮X | 23255-69-8 | |
60 | 磷化氢 | 磷化三氢;膦 | 7803-51-2 |
61 | 硫代磷酰氯 | 硫代氯化磷酰;三氯化硫磷;三氯硫磷 | 3982-91-0 |
62 | 硫酸三乙基锡 | 57-52-3 | |
63 | 硫酸铊 | 硫酸亚铊 | 7446-18-6 |
64 | 六氟-2,3-二氯-2-丁烯 | 2,3-二氯六氟-2-丁烯 | 303-04-8 |
65 | 六氯环戊二烯 | 全氯环戊二烯 | 77-47-4 |
66 | 氯 | 液氯;氯气 | 7782-50-5 |
67 | 2-〔(RS)-2-(4-氯苯基)-2-苯基乙酰基〕-2,3-二氢-1,3-茚二酮〔含量>4%〕 | 2-(苯基对氯苯基乙酰)茚满-1,3-二酮;氯鼠酮 | 3691-35-8 |
68 | 氯代膦酸二乙酯 | 氯化磷酸二乙酯 | 814-49-3 |
69 | 氯化汞 | 氯化高汞;二氯化汞;升汞 | 7487-94-7 |
70 | 氯化氰 | 氰化氯;氯甲腈 | 506-77-4 |
71 | 氯甲基甲醚 | 甲基氯甲醚;氯二甲醚 | 107-30-2 |
72 | 氯甲酸甲酯 | 氯碳酸甲酯 | 79-22-1 |
73 | 氯甲酸乙酯 | 氯碳酸乙酯 | 541-41-3 |
74 | 2-氯乙醇 | 乙撑氯醇;氯乙醇 | 107-07-3 |
75 | 2-羟基丙腈 | 乳腈 | 78-97-7 |
76 | 羟基乙腈 | 乙醇腈 | 107-16-4 |
77 | 羟间唑啉(盐酸盐) | 2315/2/8 | |
78 | 氰胍甲汞 | 氰甲汞胍 | 502-39-6 |
79 | 氰化镉 | 542-83-6 | |
80 | 氰化钾 | 山奈钾 | 151-50-8 |
81 | 氰化钠 | 山奈 | 143-33-9 |
82 | 氰化氢 | 无水氢氰酸 | 74-90-8 |
83 | 氰化银钾 | 银氰化钾 | 506-61-6 |
84 | 全氯甲硫醇 | 三氯硫氯甲烷;过氯甲硫醇;四氯硫代碳酰 | 594-42-3 |
85 | 乳酸苯汞三乙醇铵 | 23319-66-6 | |
86 | 三氧化二砷 | 白砒;砒霜;亚砷酸酐 | 1327-53-3 |
87 | 三正丁胺 | 三丁胺 | 102-82-9 |
88 | 砷化氢 | 砷化三氢;胂 | 7784-42-1 |
89 | 双(1-甲基乙基)氟磷酸酯 | 二异丙基氟磷酸酯;丙氟磷 | 55-91-4 |
90 | 双(2-氯乙基)甲胺 | 氮芥;双(氯乙基)甲胺 | 51-75-2 |
91 | 5-〔(双(2-氯乙基)氨基〕-2,4-(1H,3H)嘧啶二酮 | 尿嘧啶芳芥;嘧啶苯芥 | 66-75-1 |
92 | O,O-双(4-氯苯基)N-(1-亚氨基)乙基硫代磷酸胺 | 毒鼠磷 | 4104-14-7 |
93 | 双(二甲胺基)磷酰氟〔含量>2%〕 | 甲氟磷 | 115-26-4 |
94 | 2,3,7,8-四氯二苯并对二噁英 | 二噁英;2,3,7,8-TCDD;四氯二苯二噁英 | 1746-01-6 |
95 | 3-(1,2,3,4-四氢-1-萘基)-4-羟基香豆素 | 杀鼠醚 | 5836-29-3 |
96 | 四硝基甲烷 | 509-14-8 | |
97 | 四氧化锇 | 锇酸酐 | 20816-12-0 |
98 | 四乙基焦磷酸酯 | 特普 | 107-49-3 |
99 | 碳酰氯 | 光气 | 75-44-5 |
100 | 羰基镍 | 四羰基镍;四碳酰镍 | 13463-39-3 |
101 | 乌头碱 | 附子精 | 302-27-2 |
102 | 五氟化氯 | 13637-63-3 | |
103 | 2,3,4,7,8-五氯二苯并呋喃 | 2,3,4,7,8-PCDF | 57117-31-4 |
104 | 五氯化锑 | 过氯化锑;氯化锑 | 7647-18-9 |
105 | 五羰基铁 | 羰基铁 | 13463-40-6 |
106 | 五氧化二砷 | 砷酸酐;五氧化砷;氧化砷 | 1303-28-2 |
107 | 戊硼烷 | 五硼烷 | 19624-22-7 |
108 | 硒酸钠 | 13410-01-0 | |
109 | 2-硝基-4-甲氧基苯胺 | 枣红色基GP | 96-96-8 |
110 | 3-〔3-(4'-溴联苯-4-基)-1,2,3,4-四氢-1-萘基〕-4-羟基香豆素 | 溴鼠灵 | 56073-10-0 |
111 | 3-〔3-(4-溴联苯-4-基)-3-羟基-1-苯丙基〕-4-羟基香豆素 | 溴敌隆 | 28772-56-7 |
112 | 亚砷酸钙 | 亚砒酸钙 | 27152-57-4 |
113 | 亚硒酸氢钠 | 重亚硒酸钠 | 7782-82-3 |
114 | 盐酸吐根碱 | 盐酸依米丁 | 316-42-7 |
115 | 氧化汞 | 一氧化汞;黄降汞;红降汞 | 21908-53-2 |
116 | 一氟乙酸对溴苯胺 | 351-05-3 | |
117 | 乙撑亚胺 | 吖丙啶;1-氮杂环丙烷;氮丙啶 | 151-56-4 |
118 | 乙撑亚胺〔稳定的〕 | ||
119 | O-乙基-O-(4-硝基苯基)苯基硫代膦酸酯〔含量>15%〕 | 苯硫膦 | 2104-64-5 |
120 | 乙硼烷 | 二硼烷 | 19287-45-7 |
121 | 乙酸汞 | 乙酸高汞;醋酸汞 | 1600-27-7 |
122 | 乙酸甲氧基乙基汞 | 醋酸甲氧基乙基汞 | 151-38-2 |
123 | 乙酸三甲基锡 | 醋酸三甲基锡 | 1118-14-5 |
124 | 乙酸三乙基锡 | 三乙基乙酸锡 | 1907-13-7 |
125 | 乙烯砜 | 二乙烯砜 | 77-77-0 |
126 | N-乙烯基乙撑亚胺 | N-乙烯基氮丙环 | 5628-99-9 |
127 | 1-异丙基-3-甲基吡唑-5-基N,N-二甲基氨基甲酸酯〔含量>20%〕 | 异索威 | 119-38-0 |
128 | 异氰酸苯酯 | 苯基异氰酸酯 | 103-71-9 |
129 | 异氰酸甲酯 | 甲基异氰酸酯 | 624-83-9 |
附件5
控制危险化学品目录1
(国家明令控制危险化学品)
序号 | 品 名 | 别 名 | CAS号 | 备注 |
1 | 1,2,4-三氯苯 | 120-82-1 | 1 | |
2 | 1,3-丁二烯 | 106-99-0 | 1 | |
3 | 5-叔丁基-2,4,6-三硝基间二甲苯(二甲苯麝香) | 81-15-2 | 1 | |
4 | N,N'-二甲苯基-对苯二胺 | 27417-40-9 | 1 | |
6 | 75-09-2 | 1 | ||
7 | 7440-43-9(镉) | 1 | ||
9 | 甲醛 | 50-00-0 | 1 | |
10 | 1 | |||
11 | 六氯代-1,3-环戊二烯 | 77-47-4 | 1 | |
12 | 25637-99-4 | 1 | ||
13 | 91-20-3 | 1 | ||
14 | 1 | |||
16 | 壬基酚及壬基酚聚氧乙烯醚 | 25154-52-3 | 1 | |
17 | 三氯甲烷 | 氯仿 | 67-66-3 | 1 |
18 | 三氯乙烯 | 79-01-6 | 1 | |
19 | 7440-38-2(砷) | 1 | ||
20 | 十溴二苯醚 | 1163-19-5 | 1 | |
21 | 127-18-4 | 1 | ||
22 | 乙醛 | 75-07-0 | 1 | |
23 | 1,1-二氯乙烯 | 75-35-4 | 2 | |
24 | 1,2-二氯丙烷 | 78-87-5 | 2 | |
25 | 2,4-二硝基甲苯 | 121-14-2 | 2 | |
26 | 2,4,6-三叔丁基苯酚 | 732-26-3 | 2 | |
27 | 苯 | 71-43-2 | 2 | |
28 | 多环芳烃类物质,包括: | 2 | ||
苯并[a]蒽 | 56-55-3 | |||
苯并[a]菲 | 218-01-9 | |||
苯并[a]芘 | 50-32-8 | |||
苯并[b]荧蒽 | 205-99-2 | |||
苯并[k] 荧蒽 | 207-08-9 | |||
蒽 | 120-12-7 | |||
二苯并[a,h]蒽 | 53-70-3 | |||
29 | 多氯二苯并对二噁英和多氯二苯并呋喃 | 2 | ||
30 | 甲苯 | 108-88-3 | 2 | |
31 | 邻甲苯胺 | 95-53-4 | 2 | |
32 | 磷酸三(2-氯乙基)酯 | 115-96-8 | 2 | |
33 | 六氯丁二烯 | 87-68-3 | 2 | |
34 | 氯苯类物质,包括: | 2 | ||
五氯苯 | 608-93-5 | |||
六氯苯 | 118-74-1 | |||
35 | 全氟辛酸(PFOA)及其盐类和相关化合物 | 335-67-1 (全氟辛酸) | 2 | |
36 | 氰化物* | 2 | ||
37 | 铊及铊化合物 | 7440-28-0 (铊) | 2 | |
39 | 五氯苯硫酚 | 133-49-3 | 2 | |
40 | 异丙基苯酚磷酸酯 | 68937-41-7 | 2 |
*注:指氢氰酸、全部简单氰化物(多为碱金属和碱土金属的氰化物)和锌氰络合物,不包括铁氰络合物、亚铁氰络合物、铜氰络合物、镍氰络合物、钴氰络合物
1.列入《优先控制化学品名录》(第一批)
2.列入《优先控制化学品名录》(第二批)
附件6
淘汰落后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工艺技术设备
目录(第一批)(应急厅〔2020〕38号)
序号 | 淘汰落后工艺技术装备名称 | 淘汰原因 | 淘汰类型 | 限制范围 | 代替的技术或装备名称 | 依据 |
一、淘汰落后的工艺技术 | ||||||
1 | 采用氨冷冻盐水的氯气液化工艺 | 氨漏入盐水中形成氨盐,再漏入液氯中,形成三氯化氮,易发生爆炸。 | 限制 | 两年内改造完毕 | 环保型冷冻剂 | 《安全生产法》第三十五条 |
2 | 用火直接加热的涂料用树脂生产工艺 | 安全风险大。 | 禁止 | 列入国家发展改革委《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9年)》“淘汰类” | ||
3 | 常压固定床间歇煤气化工艺 | 自动化程度相对较低,人工加煤、下灰时易发生火灾、爆炸、灼烫等事故 | 限制 | 新、扩建项目禁止采用 | 新型煤气化技术 | 《安全生产法》第三十五条 |
4 | 常压中和法硝酸铵生产工艺 | 常压反应釜内物料量大,反应速度慢且不均匀,安全风险大 | 禁止 | 三聚氰胺尾气综合利用项目除外 | 加压中和法或管式反应器法硝酸铵生产工艺 | 《安全生产法》第三十五条 |
二、淘汰落后的设备 | ||||||
1 | 敞开式离心机 | 缺乏有效密封,工作过程中物料及蒸汽逸出带来的安全风险高 | 限制 | 涉及易燃、有毒物料禁用 | 密闭式离心机 | 《安全生产法》第三十五条 |
2 | 多节钟罩的氯乙烯气柜 | 气柜导轨容易发生卡涩,使物料泄漏 | 限制 | 新、扩建项目禁止,现有多节气柜按照单节气柜改造 | 单节钟罩气柜 | 《安全生产法》第三十五条 |
3 | 煤制甲醇装置气体净化工序三元换热器 | 在此环境下,易发生腐蚀造成泄漏 | 禁止 | 常规列管换热器、板式换热器等 | 《安全生产法》第三十五条 | |
4 | 未设置密闭及自动吸收系统的液氯储存仓库 | 安全风险高,易发生中毒事故 | 限制 | 一年内改造完毕 | 仓库密闭,并设置与报警联动的自动吸收装置 | 《危险化学品企业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导则》 |
5 | 采用明火高温加热方式生产石油制品的釜式蒸馏装置 | 安全风险高,易发生火灾爆炸事故 | 禁止 | 常减压蒸馏塔 | 列入国家发展改革委《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9年)》“淘汰类” | |
6 | 开放式(又称敞开式)、内燃式(又称半密封式或半开放式)电石炉 | 安全风险高,易发生火灾、爆炸、灼烫事故 | 禁止 | 密闭式电石炉 | 电石行业产业政策 | |
7 | 无火焰监测和熄火保护系统的燃气加热炉、导热油炉 | 燃气加热炉、导热油炉缺乏火焰监测和熄火保护系统的,容易导致炉膛爆炸 | 限制 | 一年内改造完毕,科研实验用炉不受限制 | 带有火焰监测和熄火保护系统的燃气加热炉、导热油炉 | 《安全生产法》第三十五条 |
8 | 液化烃、液氯、液氨管道用软管 | 缺乏检测要求,安全可靠性低 | 禁止 | 码头使用的金属软管和电子级产品使用的软管除外 | 金属制压力管道或万向充装系统 | 《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GB-50160-2008)(2018版) |
附件7
淘汰落后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工艺技术设备
目录(第二批)(应急厅〔2024〕 86号)
序号 | 淘汰落后工艺技术装备名称 | 淘汰原因 | 淘汰类型 | 限制范围 | 代替的技术或装备名称 | 依据 |
一、淘汰落后的工艺技术 | ||||||
1 | 酸碱交替的固定床过氧化氢生产工艺 | 过氧化氢溶液或含有过氧化氢的工作液误入碱性环境中,或者碱性物料窜入含有过氧化氢的环境中,均会导致过氧化氢急剧分解甚至爆炸,安全风险高 | 禁止 | 新(扩)建项目禁用,现有项目五年内改造完毕 | 流化床、全酸性固定床或其他先进的过氧化氢生产工艺,新(扩)建项目应采用流化床工艺,现有工艺的替代技术应优先采用流化床工艺 | 安全生产法第三十八条 |
2 | 有机硅浆渣人工扒渣卸料技术和敞开式浆渣水解技术 | 人工扒渣过程中,有机硅浆渣中的氯硅烷与空气中的水分发生反应生成腐蚀性盐酸酸雾,且浆渣遇空气可能发生自燃。敞开式浆渣水解工艺中,浆渣与碱性水发生反应会释放出氯化氢气体和氢气,氯化氢气体在空气中会形成腐蚀性盐酸酸雾,氢气易积聚引发火灾爆炸事故,安全风险高 | 禁止 | 新(扩)建项目禁用,现有项目二年内改造完毕 | 有机硅浆渣自动化密闭式卸料技术及密闭式浆渣水解技术,或者连续运行的回转窑浆渣焚烧处理工艺,或者其他先进的密闭式固液分离工艺 | 安全生产法第三十八条 |
3 | 间歇碳化法碳酸锶、碳酸钡生产工艺(使用硫化氢湿式气柜的) | 间歇碳化法碳酸锶、碳酸钡生产工艺采用湿式气柜储存硫化氢,易造成气柜腐蚀、卡顿,因密封失效引发硫化氢泄漏中毒事故 | 禁止 | 新(扩)建项目禁用,现有碳酸锶间歇碳化法生产工艺一年内改造完毕,现有碳酸钡间歇碳化法生产工艺二年内改造完毕 | 碳酸锶、碳酸钡连续碳化法生产工艺或多塔碳化生产工艺,取消硫化氢湿式气柜 | 安全生产法第三十八条 |
4 | 间歇或半间歇釜式硝化工艺 | 间歇和半间歇釜式硝化生产工艺机械化自动化程度低,反应釜内危险物料数量多,一旦反应失控发生火灾爆炸事故,易造成重大人员伤亡 | 限制 | 硝基苯等27种化学品(清单见表后注释)禁用,二年内改造完毕 | 微通道反应器、管式反应器或连续釜式硝化生产工艺 | 安全生产法第三十八条 |
5 | 无冷却措施的内注导热油式电加热反应釜(油浴反应釜、油浴锅) | 靠自然冷却降温无法满足紧急降温需求,一旦反应釜超温,易发生火灾爆炸事故 | 限制 | 涉及重点监管危险化工工艺的反应釜禁用,在役设备一年内更换完毕 | 具备冷热媒切换功能等满足紧急降温需求的反应釜 | 安全生产法第三十八条 |
6 | 油库的内浮顶储罐采用浅盘式或敞口隔舱式内浮顶 | 浅盘式或敞口隔舱式内浮顶安全性能差,易沉盘,引发火灾爆炸事故 | 禁止 | 取得危险化学品经营许可证的油库禁用,在役设备二年内改造完毕 | 钢制内浮顶和装配式不锈钢全接液内浮顶 | 《石油库设计规范》(GB50074-2014)第6.1.7条 |
7 | 单端面机械密封离心泵和填料密封离心泵(液下泵除外) | 单端面机械密封离心泵和填料密封离心泵可靠性低,易因密封失效而发生泄漏,造成火灾爆炸、中毒事故 | 禁止 | 甲A类、极度危害、高度危害和操作温度超过自燃点的危险化学品禁用,在役设备三年内更换完毕 | 双端面机械密封离心泵,串联机械密封、干气密封离心泵或者屏蔽泵、磁力泵、隔膜泵等无泄漏泵 | 《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加强化工企业泄漏管理的指导意见》(安监总管三〔2014〕94号) |
注:生产过程涉及硝化工艺的27种化学品包括:硝基苯、二硝基苯、硝基甲苯、二硝基甲苯、硝基氯苯、二硝基氯苯、乙氧氟草醚、O-甲基-N-硝基异脲、唑草酮、2,5-二氯硝基苯、3-硝基邻苯二甲酸、2,4-二氯-5-氟苯乙酮、硝基胍、5-氯-2-硝基苯胺、2,4-二氯硝基苯、2,4-二氟硝基苯、芬苯达唑、阿苯达唑、二甲戊灵、甲磺草胺、氟磺胺草醚、4-氯-2,5-二甲氧基硝基苯、2-硝基-4-乙酰氨基苯甲醚、3,4-二氟硝基苯、1-氨基-8-萘酚-3,6-二磺酸(H酸)、2-硝基-4-甲砜基苯甲酸、6-硝基-1,2-重氮氧基萘-4-磺酸(6-硝体)。
附件8
石化化工生产装置(规模)禁止(淘汰)类目录
(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24年本))
序号 | 生产规模 |
1 | 200万吨/年及以下常减压装置(青海格尔木及符合有关条件的除外),采用明火高温加热方式生产油品的釜式蒸馏装置,废旧橡胶和塑料土法炼油工艺,焦油间歇法生产沥青,2.5万吨/年及以下的单套粗(轻)苯精制装置,5万吨/年及以下的单套煤焦油加工装置; |
2 | 10万吨/年以下磷铵(工业级除外)(2025年12月31日),10万吨/年以下的硫铁矿制酸和硫磺制酸(边远地区除外),平炉氧化法高锰酸钾,隔膜法烧碱生产装置(作为废盐综合利用的可以保留),平炉法和大锅蒸发法硫化碱生产工艺,芒硝法硅酸钠(泡花碱)生产工艺,间歇焦炭法二硫化碳工艺; |
3 | 氯醇法环氧丙烷和环氧氯丙烷钙法皂化工艺(2025年12月31日,每吨产品的新鲜水用量不超过15吨且废渣产生量不超过100千克的除外),单台产能5000吨/年以下黄磷生产装置,有钙焙烧铬化合物生产装置,单线产能3000吨/年以下普通级硫酸钡、氢氧化钡、氯化钡、硝酸钡生产装置,产能1万吨/年以下氯酸钠生产装置,单台炉容量小于1.25万千伏安的电石炉、开放式电石炉、内燃式电石炉,高汞催化剂(氯化汞含量6.5%以上)和使用高汞催化剂的乙炔法(聚)氯乙烯生产装置,使用汞或汞化合物的甲醇钠、甲醇钾、乙醇钠、乙醇钾、聚氨酯、乙醛、烧碱、生物杀虫剂和局部抗菌剂生产装置,氨钠法及氰熔体氰化钠生产工艺; |
4 | 单线产能1万吨/年以下三聚磷酸钠、0.5万吨/年以下六偏磷酸钠、0.5万吨/年以下三氯化磷、3万吨/年以下饲料磷酸氢钙、5000吨/年以下工艺技术落后和污染严重的氢氟酸、湿法氟化铝及敞开式结晶氟盐生产装置; |
5 | 单线产能0.3万吨/年以下氰化钠(100%氰化钠)、1万吨/年以下氢氧化钾、1.5万吨/年以下普通级白炭黑、2万吨/年以下普通级碳酸钙、10万吨/年以下普通级无水硫酸钠(盐业联产及副产除外)、0.3万吨/年以下碳酸锂和氢氧化锂(废旧锂电池进行回收利用除外)、2万吨/年以下普通级碳酸钡、1.5万吨/年以下普通级碳酸锶生产装置; |
6 | 半水煤气氨水液相脱硫、天然气常压间歇转化工艺制合成氨、一氧化碳常压变换及全中温变换(高温变换)工艺、没有配套硫磺回收装置的湿法脱硫工艺,没有配套建设吹风气余热回收、造气炉渣综合利用装置的固定层间歇式煤气化装置,没有配套工艺冷凝液水解解析装置的尿素生产设施,高温煤气洗涤水在开式冷却塔中与空气直接接触冷却工艺技术; |
7 | 钠法百草枯生产工艺,敌百虫碱法敌敌畏生产工艺,小包装(1公斤及以下)农药产品手工包(灌)装工艺及设备,雷蒙机法生产农药粉剂,以六氯苯为原料生产五氯酚(钠)装置; |
8 | 用火直接加热的涂料用树脂、四氯化碳溶剂法制取氯化橡胶生产工艺,100吨/年以下皂素(含水解物)生产装置,盐酸酸解法皂素生产工艺及污染物排放不能达标的皂素生产装置,铁粉还原法工艺〔4,4—二氨基二苯乙烯—二磺酸(DSD酸)、2—氨基—4—甲基—5—氯苯磺酸(CLT酸)、1—氨基—8—萘酚—3,6—二磺酸(H酸)三种产品暂缓执行〕; |
9 | 50万条/年及以下的斜交轮胎和以天然棉帘子布为骨架的轮胎、干法造粒炭黑(特种炭黑和半补强炭黑除外)、3亿只/年以下的天然胶乳安全套,橡胶硫化促进剂N—氧联二(1,2—亚乙基)—2—苯并噻唑次磺酰胺(NOBS)和橡胶防老剂D生产装置; |
10 | 用于制冷、发泡、清洗等受控用途的氯氟烃(CFCs)、含氢氯氟烃(HCFCs,作为下游化工产品原料的除外),用于清洗的1,1,1—三氯乙烷(甲基氯仿),主产四氯化碳(CTC)、以四氯化碳(CTC)为加工助剂的所有产品,以PFOA为加工助剂的含氟聚合物生产工艺,含滴滴涕的涂料、采用滴滴涕为原料非封闭生产三氯杀螨醇生产装置(根据国家履行国际公约总体计划要求进行淘汰)。 |
附件9
石化化工生产装置(规模)限制类目录
(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24年本))
序号 | 生产规模 |
1 | 1000万吨/年以下常减压、150万吨/年以下催化裂化、100万吨/年以下连续重整、150万吨/年以下加氢裂化生产装置,敞开式延迟焦化工艺; |
2 | 80万吨/年以下石脑油裂解制乙烯、13万吨/年以下丙烯腈、100万吨/年以下精对苯二甲酸、20万吨/年以下乙二醇、20万吨/年以下苯乙烯(干气制乙苯工艺除外)、10万吨/年以下己内酰胺、乙烯法醋酸、30万吨/年以下羰基合成法醋酸、天然气制甲醇(二氧化碳含量20%以上的天然气除外),100万吨/年以下煤制甲醇生产装置,丙酮氰醇法甲基丙烯酸甲酯(利用丙烯腈副产氢氰酸除外)、粮食法丙酮/丁醇、氯醇法环氧丙烷和氯醇法环氧氯丙烷生产装置,300吨/年以下皂素(含水解物)生产装置; |
3 | 7万吨/年以下聚丙烯、20万吨/年以下聚乙烯、乙炔法(聚)氯乙烯、起始规模小于30万吨/年的乙烯氧氯化法聚氯乙烯、10万吨/年以下聚苯乙烯、20万吨/年以下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ABS)、10万吨/年以下普通合成胶乳—羧基丁苯胶(含丁苯胶乳)生产装置,5万吨/年以下丁腈胶乳装置,氯丁橡胶类、丁苯热塑性橡胶类、聚氨酯类和聚丙烯酸酯类中溶剂型通用胶粘剂生产装置; |
4 | 30万吨/年以下硫磺制酸(单项金属离子≤100ppb的电子级硫酸除外)、20万吨/年以下硫铁矿制酸、常压法及综合法硝酸、电石(以大型先进工艺设备进行等量替换的除外)、单线产能5万吨/年以下氢氧化钾生产装置; |
5 | 纯碱(井下循环制碱、天然碱除外)、烧碱(40%以上采用工业废盐的离子膜烧碱装置除外)、黄磷、磷铵、三聚磷酸钠、六偏磷酸钠、三氯化磷、五硫化二磷、磷酸氢钙、碳酸钙(颗粒度100纳米及以下除外)、无水硫酸钠(盐业联产及副产除外)、碳酸钡、硫酸钡、氢氧化钡、氯化钡、硝酸钡、碳酸锶、白炭黑(气相法及二氧化碳酸化工艺除外)、氯化胆碱生产装置(本条目中不新增产能的搬迁项目除外); |
6 | 起始规模小于3万吨/年、单线产能小于1万吨/年氰化钠(折100%),单线产能5000吨/年以下碳酸锂、氢氧化锂(回收利用除外),少钙焙烧工艺重铬酸钠,干法氟化铝、中低分子比冰晶石生产装置; |
7 | 以石油、天然气为原料的氮肥,采用固定层间歇气化技术合成氨,铜洗法氨合成原料气净化工艺; |
8 | 高毒、高残留以及对环境或农产品质量安全影响大的农药原药〔包括氧乐果、特丁磷、杀扑磷、溴甲烷、灭多威、涕灭威、克百威、敌鼠钠、敌鼠酮、杀鼠灵、杀鼠醚、溴敌隆、溴鼠灵、肉毒素、杀虫双、磷化铝,有机氯类、有机锡类杀虫剂,福美类杀菌剂,复硝酚钠(钾)、甲磺隆、内吸磷、乐果、氟虫腈、丁硫克百威、氟苯虫酰胺、氰戊菊酯、乙酰甲胺磷、多菌灵、丁酰肼等〕生产装置; |
9 | 草甘膦、毒死蜱、三唑磷、百草枯、百菌清、阿维菌素、吡虫啉、乙草胺、氯化苦、甲草胺、2,4—滴、啶虫脒、噻虫嗪、莠去津、丁草胺、二甲四氯、莠灭净、麦草畏、敌草快、草铵膦、烯草酮、代森锰锌、敌百虫、三唑醇、丙环唑、异菌脲、多效唑、石硫合剂生产装置 |
10 | 硫酸法钛白粉(联产法工艺除外)、铅铬黄、3万吨/年以下氧化铁系颜料、溶剂型涂料(鼓励类的涂料品种和生产工艺除外)、含异氰脲酸三缩水甘油酯(TGIC)的粉末涂料(密闭生产装置除外)、VOCs含量超75%的硝基纤维素涂料生产装置; |
11 | 非新型功能性、环境友好型的染料、颜料、印染助剂及中间体生产装置; |
12 | 氟化氢(HF,企业下游深加工产品配套自用、电子级及湿法磷酸配套除外)生产装置,初始规模小于20万吨/年、单套规模小于10万吨/年的甲基氯硅烷单体生产装置,10万吨/年以下(有机硅配套除外)和10万吨/年及以上、没有副产四氯化碳配套处置设施的甲烷氯化物生产装置,没有副产三氟甲烷配套处置设施的二氟一氯甲烷生产装置,可接受用途的六氟化硫(SF6,高纯级除外)生产装置,用作制冷剂、发泡剂等受控用途的二氟甲烷(HFC—32)、1,1,1,2—四氟乙烷(HFC—134a)、五氟乙烷(HFC—125)、1,1,1—三氟乙烷(HFC—143a)、1,1,1,3,3—五氟丙烷(HFC—245fa)生产装置(不含副产设施); |
13 | 斜交轮胎、力车胎(含手推车胎)、锦纶帘线、5万吨/年以下钢丝帘线、再生胶(常压连续环保型脱硫工艺除外)、橡胶塑解剂五氯硫酚、橡胶促进剂二硫化四甲基秋兰姆(TMTD)生产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