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繁體

进入老年模式
无障碍阅读
您的位置:
政务动态 >部门动态 >
海盐县秦山派出所开启“3+”模式提升通讯网络安全

发布日期:2020-10-21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市应急管理局


今年以来,海盐县秦山派出所积极谋划、创新立意,通过加强研判分析、创新手段、拓展阵地等措施,扎实做好防范通讯网络诈骗宣传工作,进一步增强辖区群众的防骗意识、识骗本领、反骗觉悟,全力保障人民群众财产安全。

一、紧盯重要点,规律分析+“对症”宣传。一是紧盯重点案件。系统梳理分析2019年以来的通讯网络诈骗案件,突出刷单类诈骗、交友诈骗、股票投资类诈骗、贷款额度类诈骗等类型,围绕“时间、地点、类别、人群、方式”五要素,制定针对性包点定向宣传防控措施。二是紧盯重点环节。主动加强与辖区银行的对接,每季召开联席会议,第一时间通报新型诈骗手段和发案情况,共同研究制定防范对策,要求银行做好“神情紧张必问、通话转账必问、账号异常必问”三大举措。三是紧盯重点人群。通过警情案件分析研判,结合入户走访、反诈宣讲等方式,重点针对辖区内中老年人、家庭妇女、学生等“易感”群体开展针对性捆绑式、打包式宣传,做到宣传内容紧贴实际,确保宣传效果。9月以来,社区民警通过入户走访及时劝阻辖区3名群众因收交学费被诈骗,挽回损失7000余元。

二、突出多元化,创新手段+“铺开”宣传。一是用好新媒体。主动拍摄“秦山方言版”原创反诈宣传短视频,依托抖音、快手等网络载体传播速度快、受众数量多的优势,打造防诈宣传重要窗口。通过“秦山派出所”微信公众号设置“防骗宣传”专栏,制作推送反诈微信58期,对社区居民、场所行业、企事业单位开展铺开式宣传。二是创新地摊化。依托“地摊经济”的热点效应,在小区广场、秦山集镇等人流密集区及警务室门前设立“警务小摊”,将典型诈骗案例和常用防诈骗知识印制成形式多样的宣传材料,制作购物袋、鼠标垫等群众乐于接受的防诈宣传品分发放给群众。截至目前,发放宣传资料1.5万余份,赠送防诈宣传品4300余份,赢得群众好评。三是用足老方法。开展社区民警+网格员“认领承包”反诈警情防控任务,通过对村(社区)通讯网络诈骗案件各项数据的研判分析和每周通报,准确掌握辖区发案情况及防范薄弱环节。同时,调动辖区“秦义联盟”、“三长一员”等基层力量开展宣传,会同村干部共同抓好“入门+入户”防范宣传工作,营造全民宣传热潮。

三、严密关键环,阵地建设+“立体”宣传。一是进企进铺必“讲”。抓住百万警进千万家、五进等有利契机,进一步深入商铺、企业,以微视频、图册等形式,向商铺、厂企员工宣传通讯网络诈骗案例、常见手段、防范措施等,确保工作人员全了解、全覆盖。对于企业负责人、财会人员开展专门针对性宣传,签订责任状的方式确保宣传全部到位。累计开展集中宣讲68场次,受教员工达1.1万余人。二是开校开学必“上”。针对秋季“开学季”,在辖区9所中小学、幼儿园上好“开学送防范”教育课,向老师、学生宣传典型案例,宣讲防骗识诈技巧,提高广大师生防骗能力。校内开辟防诈骗橱窗,设立防诈骗宣传角,营造浓厚的师生反诈宣传氛围。通过网上课堂、家长群定期向家长推送防骗知识52次,由点及面铺开宣传态势。三是办事办证必“嘱”。积极发挥户籍窗口、接处警、警务室等一线岗哨优势,在醒目位置张贴防范告示、标语,放置宣传手册,向前来办理业务的群众开展面对面宣讲,确保每一位办事群众反诈教育“再接受、再提升”。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主办单位:嘉兴市应急管理局 技术支持:嘉兴市中科科技开发服务有限公司

地址:嘉兴市中南大厦6楼 电话:0573-82130911 邮编:314000

中文网络实名:嘉兴市应急管理局 备案证编号:浙ICP备2020038203号-2 浙公网安备 33040202000312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3304000032